孟柯最后考入了上海大學新聞系,他的父母有點失望,他自己是一點也不在意。
大學什么的不就是光榮這么幾年嗎?以后都是靠本事吃飯,而老子的道在“文道”上。只要“一卷封神”,天下哪里去不得?
所以他在進行了畢業(yè)旅行之后,就開始了“新書”計劃。確切地說,在旅行的路上,他就在記事本上記錄了各種風土人情,考慮著把一切都放到小說里去。
不過醞釀歸醞釀,他對自己要寫什么書,并沒有太明確的想法,理由很簡單,他想寫的實在太多。
科幻、懸疑、歷史、修真,他每一樣都想寫。
放飛的光:“師父!”
樂宇:“你從美國回來了?”
放飛的光:“是的師父,給你帶了小禮物,有時間我們聚一下唄。”
樂宇:“最近比較忙啊。禮物不急?!?/p>
放飛的光:“行吧,但我有許多問題要問?!?/p>
樂宇:“說吧?!?/p>
放飛的光:“我要開始時寫書了,但不確定自己該寫哪個方向?!?/p>
樂宇:“這個不太好說吧。我也不知道你該寫什么呀。除非你給出具體的想法,我來幫你選一選,提提建議?!?/p>
放飛的光:“我想寫實體書方向的小說,但我應該寫不出《收獲》那個級別的東西?!?/p>
樂宇:“如果你想寫《收獲》我可以給你介紹編輯老師,不過我也覺得你可能興趣不在那方面?!?/p>
放飛的光:“是啊。師父,你給我講一下現(xiàn)在寫什么容易進入狀態(tài)吧。就是怎么做才能兼顧興趣和市場?!?/p>
樂宇:“我通常是建議新人寫網(wǎng)絡小說的,因為在我看來實體書是夕陽產(chǎn)業(yè)。雖然很多做書的文化公司,仍然信誓旦旦說,實體書的落寞,是懂得做書的人太少,而不是說這個市場做不得。但對作者來說,一個行業(yè)懂行的人少,這是很致命的?!?/p>
放飛的光:“我很羨慕小魚的成功,但我不喜歡他那種天天催命般更新的寫作狀態(tài)。我也不喜歡一本書和平臺簽終身合同。我覺得你現(xiàn)在的狀態(tài)比較自由?!?/p>
樂宇:“我明白你的意思,你是想像我這樣做自由撰稿人?!?/p>
放飛的光:“是啊。寫自己喜歡的類型,能出書,能賣版權。不用上班……”
樂宇:“其實也是很有多限制。比如說,實體書正常不能寫很長。二十萬字以內一本。十五萬字左右比較好。類型么,現(xiàn)在流行的是懸疑和科幻。懸疑小說不包括靈異,靈異鬼故事在三五年前基本被封殺了。官場小說在七八年前被干掉了。至于武俠奇幻,基本在十年前被做垮了。所以你現(xiàn)在能選擇的就是懸疑、推理、科幻??刂圃诙f字內,除非第一本賣好了,才有機會做第二本?!?/p>
放飛的光:“科幻、懸疑、推理,正好也是我感興趣的。至于長度,人家《三體》就能寫很長啊。你寫的也很長啊?!?/p>
樂宇:“我們努力多少年了,你是新人好嗎?”
放飛的光:“好吧?!?/p>
樂宇:“再就是,不要學我,你要寫得更接地氣一點??梢躁P注現(xiàn)實題材。如果現(xiàn)實的寫不來,那也試著寫貼近市場的犯罪類小說長篇的,不要寫系列小說?!?/p>
放飛的光:“這又是什么道理。”
樂宇:“因為期刊已經(jīng)沒落了,既然是單行本,就寫一個十多萬字的故事。我之前寫系列小說是為了兼顧期刊連載。真正好看的故事,還是應該是二十萬字左右的長篇故事?!?/p>
放飛的光:“你以前叫我先從短篇寫起的?!?/p>
樂宇發(fā)了笑哭的表情:“這不是又過了一年了嗎,期刊市場又萎靡了一截。我現(xiàn)在覺得,能轉網(wǎng)絡的都轉網(wǎng)絡?!?/p>
放飛的光:“可是我聽說IP最近很熱啊,你怎么那么悲觀?最近不是什么IP都能賣嗎?”
樂宇:“IP熱是真的,但是等你寫出來,就是明年的事了。明年是不是還熱,鬼知道?然后,IP賺錢的熱點一直在變,接下來很快就是定制項目的世界了。就是人家想要什么故事,提出要求你去寫。那種情況對自由創(chuàng)作是有傷害的。相對來說網(wǎng)絡小說更自由。算了這種事距離你還很遠。”
放飛的光發(fā)了個努力的表情:“我爭取今年就寫一本就出來?!?/p>
樂宇:“行吧,還有什么事嗎?沒事我寫書了?!?/p>
放飛的光:“還有個事,有家公司給發(fā)了個作者合同,說是每年給我一萬生活費。我覺得好像挺不錯的,師父幫我看看?”
他發(fā)了個協(xié)議文檔。
樂宇:“人家平白無故每年給你一萬塊?先不說這筆錢多還是少,你覺得合適嗎?”
放飛的光:“嘿嘿。”
樂宇:“行吧,我過一會兒看。你先別急著答應人家。另外,如果你有長篇計劃,先把提綱什么的發(fā)我看?!?/p>
放飛的光:“好嘞!師父。”
孟柯放下手機,在電腦里打開自己的創(chuàng)意文件夾,每次想到什么他都會記錄在里面,不知不覺有了六七個點子。
犯罪題材、懸疑題材、科幻……
他還真有這方面的想法,比如幾個月前想的《星海漂流記》。
小說設定是這樣的:
公元2123年,地球人已經(jīng)開始移民太陽系的其他行星。公元2186年到2610年,這是可歌可泣的幾百年,人類萎靡不振了很久的開拓精神重新復蘇。就如同很多年前,歐洲人奔赴亞洲和新大陸,就好像美國人群起涌向西部。地球上的殖民者開始向其他的星球進發(fā)。
由于地球的生存條件日趨惡劣,盡管所有國家都盡可能地克制自己,世界核戰(zhàn)爭并沒有爆發(fā),但小規(guī)模的局部核戰(zhàn)爭畢竟有發(fā)生。
這也促使對強化人類生存條件的科技的進步,德國人斯坦因·海因里希發(fā)明了星球凈化系統(tǒng),可以飛快地構建生存空間。
把這個巨型設備帶到外星,就能創(chuàng)造一個類似地球的生存環(huán)境,因為這項技術外星殖民計劃才得以順利進行。
盡管如此,人類的活動畢竟沒有突破空間和時間的限制。而戰(zhàn)爭和戰(zhàn)斗的技術也沒有突破,無非是生物科技更發(fā)達,人類的壽命更長,武器的殺傷力更大罷了。
一艘叫“命運十七”的飛船,在銀河中四處游蕩。船長斯蒂芬·李·貝克是星際探險家,他的大副是老男人威廉·巴頓,兩人在結束了一次冒險之后,回到了家鄉(xiāng)水星。由于整個銀河系都在流行地球的古董,斯蒂芬·李·貝克決定去地球冒險。他們在月球招募到新人后,向地球進發(fā)。
這時候的月球,已經(jīng)宇宙中的冒險家前往地球的一個前站,各種各樣的奇人異士聚集在此。地球表面很多土地都被海洋淹沒,而仍在外面的土地,則被血族或者猛獸所占據(jù)。除了極少數(shù)的地方還有土著居住,大多數(shù)的地方都是一片荒蕪。文明時代的城市,多被埋于地下。當前的時代,距離太陽復興時期后的那場戰(zhàn)爭已經(jīng)過去很久,地球作為人類銀河文明誕生的搖籃,任何一次挖掘都有可能引起考古上巨大的轟動。
“命運十七”號飛船前往地球,開始對地球古老文明的探索之旅。在這個冒險的旅程中,我們會看到中華文明的過去與今天,美國文明的興旺與覆滅,歐洲文藝的經(jīng)典與落寞。
增補了內容設定后,孟柯得意地看著屏幕,心想這個就算是科幻冒險小說了吧?是不是很契合市場呢?
發(fā)表的評論審核通過后會在評論區(qū)顯示哦~ 可在個人主頁查看書評的審核情況~